店家介紹
大同大禮步道入口有兩處,一處位於蘇花公路台電輸水管交會處,可沿水管拾階上爬。在遊客中心旁的一條瘦稜線上方,有一如門框的水泥構造物,那是聯絡台地和大同、大禮的流籠接駁站的第一流籠頭,偶爾可見流籠運送日常物品、肥料及農產品。
得卡倫步道和大同大禮步道的交會點,可鳥瞰下方的遊客中心、錦文橋、牌坊等閣口景致,更遠是立霧溪出海口。繼續沿著陡直攀升的山徑,上爬到第二流籠頭,更可鳥瞰到花蓮平原、砂卡礑溪谷和挺拔壁立的三角錐山。
部落位於海拔915公尺高之台地上。
太魯閣國家公園內之原住民族為泰雅族德魯固人,約在二百年前左右由台灣西部翻越中央山脈並定居於東部;而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內之立霧溪流域即為其定居範圍的一部份,但在日據時期的理藩政策下,大部份的原住民部落均被遷移至立霧溪溪口之平地(現在之富世、崇德、可樂…等),只有少部份的部落仍有居民居住活動,大禮、大同部落即為其中的少數部落。
日治初期,居住在此地的頭目哈鹿閣那威(Holok-Naowi),1896年參加新城抗日事件,隨後出任太魯閣總頭目,令日本人無法進入太魯閣地區長達18年,直到1914年日人派兵征討,哈鹿閣率族人奮勇抵抗,最後寡不敵眾,為顧及全族人命派,棄械投降隔年抑鬱而終。
日人對哈鹿閣既恨又敬,征服後,把赫赫斯社改為哈鹿閣社,把浴血激戰山頭取名為哈鹿閣台。
登山步道大多穿行於林木蓊鬱的低海拔闊葉森林;部落附近則是當地居民所種植的桂竹林。此外,還可見到種植蔬果的田野風情,沿途鳥鳴不絕,不時還可遇到樹上活動的松鼠和台灣獼猴。
圖文來源:太魯閣國家公園